近日,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红十字会“红帆领航”乡村振兴践行团奔赴广西梧州市平浪村,开展暑假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秉持医学专业优势,串联走访关怀、入户义诊、科普宣传、支教帮扶等行动,以青春脚步丈量乡土,用实际作为传递温暖,书写助力乡村发展的动人篇章。
(践行团出发前全体合影)
7月10日,践行团抵达平浪村,第一时间与村支两委、驻村干部对接。围绕乡村实际需求,三方协同勘察村内场地,敲定走访路线、义诊点位、支教课堂等活动开展细节。同步借村公告栏、村民群开展“三下乡”活动宣传,让村民提前知晓服务内容。在出发前,队员们便已分工明确,带着为乡村送健康、传知识的热忱,正式开启这场乡行实践。
(践行团抵达平浪村交流现场)
7月11日,践行团分组深入平浪村角落,走访退伍军人、孤寡老人、留守儿童家庭。踏入老人家中,队员们陪老人拉家常,细致询问生活难题与健康状况。给留守儿童送上文具与书籍。队员们还为老人们送上热腾腾的爱心早餐,米粥香甜,馒头松软。老人们捧着温热的餐盒,连声道谢,简单的餐食里,藏着沉甸甸的心意,也让走访的脚步更添了几分温暖。7月12日,清晨的阳光洒满平浪村,依托医学专业的践行团便忙碌起来。团队不仅在村中小广场设立义诊点,摆开桌椅,为前来的老人们提供按摩、艾灸服务,还开展入户义诊服务,携带血压计、血糖仪等设备,为行动不便的村民逐一检查身体,测量血压、血糖,针对常见的关节疼痛,施以推拿、按摩缓解不适。7月13日,践行团围绕防溺水和急救知识开展科普宣传,特别邀请到市红十字会的老师为村民授课:老师向村民尤其是青少年讲解防溺水“六不”原则,演示溺水急救步骤,科普急救知识时,详解海姆立克急救法(含成人与儿童不同施救姿势)、夏季中暑的识别与处置,以及蚊虫叮咬、烧烫伤处理等实用技能,团队成员配合用通俗语言和情景演示,让大家易懂易学。7月14日,队员们在村内闲置场地搭建临时支教课堂,实践队为孩子们打造多元学习体验。趣味科学实验、手工制作激发探索热情,融入医学小课堂,教孩子们认识身体器官、学习简单急救包扎,让知识既有趣又实用。八段锦教学也很热闹,志愿者先示范,再手把手纠正姿势。孩子们跟着比划,虽然动作稚嫩,却学得认真,在一呼一吸间感受传统养生的魅力,课堂上满是朝气与欢笑。7月15日,队员们与村民一起体验田间劳作与村容维护:扛起锄头下田,挥汗挖红薯、栽下新苗,泥土沾满裤脚也笑得开怀,拿起扫帚清扫街道,不放过角落的落叶与杂物,让村容更整洁,还帮村民采摘成熟的芒果,金黄果实装满竹篮,在劳作中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活力。7月16日,晨光里的平浪村,青瓦白墙映着稻浪。三下乡村委的同志们带着践行团们,参观平浪村农会旧址与博物馆。在农会旧址,大家了解到1927年村民加入农会、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;博物馆内,铜锣、入会名册、镰刀等老物件,以及对比照片,展现了平浪人从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奋斗拼搏、改变家乡的历程,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当地历史底蕴。7月17日,随着实践深入,“红帆领航”乡村振兴践行团完成系列任务后,举办了总结交流会。队员们复盘七天行动,分享从初遇村民的陌生到离别时的不舍,梳理服务中的优势与不足。向村支两委反馈走访发现的村民需求,清理活动场地、交接物资后,践行团有序返程。
这趟乡行,队员们以“走访+义诊+科普+支教”模式,将医学温暖、知识养分注入平浪村。未来,“红帆领航”践行团将延续这份热忱,持续关注乡村、回访帮扶,让“三下乡”的暖情在乡土间不断传递,以青春之姿续写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,让更多乡村因这份坚守与作为,绽放更亮光彩。